
10月29日的九寨沟,彩林浸染山峦,岷江潺潺流淌。一场由绵阳机场与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主办的“共建共享绵九航旅新生态座谈会”,没有冗长的客套话,却让来自23家航司、28家旅行社、9家机场的百余位嘉宾频频惊叹——因为这场会议的“开场白”,是一段3小时的绵九高速切身体验之旅。


绵九携手破局航旅“断链”一场座谈会里的“空中走廊”新生

当天清晨8点,嘉宾们从绵阳出发,沿着刚通车不久的绵九高速向九寨沟疾驰。车窗两侧,川西高原的秋景如流动的画卷:绵阳境内的千佛山层林渐染,平武段的羌族藏族村寨炊烟袅袅,进入阿坝州后,远处的雪山更是清晰可见。“以前从绵阳到九寨沟要绕路走8个小时,现在睡一小觉醒来,居然已经能看到九寨沟的彩林了!”长沙精彩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揉着眼睛,语气里满是惊喜。他手里的笔记本上,已经飞快记下一行字:“绵阳落地+绵九高速,可串联科技城、大熊猫苑、李白故里、白马王朗、九寨仙境,设计深度游线路。”

这场“用真实旅程说话”的座谈会,从一开始就充满了“实干味”。进入九寨沟县,车子刚刚停稳,百余位代表就迫不及待直奔会场,他们只有一个核心议题——如何打通绵阳与九寨沟之间“航空连不好旅游、旅游带不动航空”的堵点,让这条潜在的黄金旅游走廊真正“活”起来。

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“五个更”回应“赶路之苦”

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副局长文义勇走上讲台,手里没有复杂的PPT,只是真诚的告诉大家:“以前游客来九寨,要么从成都绕路,要么从兰州转机,不仅成本高,在路上也要耗掉大半天,让游客乘兴而来,疲惫而归,这曾是我们最大的痛点。现在‘航空+高速’一打通,绵阳就是外地游客进九寨‘最快、最舒适的入口’!”

绵阳机场(集团)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龚勇的“五个更”体验承诺,也是对文义勇局长发言的回应——“更安全”不只是航班起降的标准化操作、机场安保的严格把控,更是九绵高速82.15%桥隧占比绕避雨季落石、冬季冰冻路况,沿途6对服务区提供休憩保障,让“空中+地面”旅途每一步都稳妥;“更便捷”不仅是航班多,更是从值机到进景区的“无缝衔接”——落地绵阳机场后直接搭乘大巴,在九绵高速上行驶3小时直达九寨,真正实现“下飞机就上高速,一站式直达‘仙境’”;“更实惠”不只航司加密重点客源地航线后机票价格更具竞争力,更是更近的地面距离从交通到游玩全方位降低的开支;“更舒适”不仅是绵阳机场候机楼休息区、母婴室、充电桩等设施完善,更是九绵高速双向四车道、25.5米宽路基带来的平稳行驶,13公里白马隧道等45座隧道“裁弯取直”告别颠簸山路;“更好玩”不只是景点多,更是航空与旅游的“打包服务”——落地后半小时可达无围栏生态展区的绵阳大熊猫基地,“免费巴士+23分钟动车”可探三星堆文明,再经九绵高速串联李白故里、王朗保护区等景点,沿线景区均设专用出口,让九寨之旅还能解锁人文与生态双重惊喜。
四川日报的记者在现场画了一张“供需错位图”:绵阳有机场枢纽优势,却缺与九寨沟的深度文旅绑定;九寨沟有客流优势,却缺高效舒适的航空入口;游客有“一站直达”需求,却缺“机票+门票+交通”的整合产品。这场座谈会,恰好成了破解这张“错位图”的契机。
一次签约里的“破局实招”从“纸上共识”到“脚下便利”

当天会议精彩纷呈,但最受瞩目的环节要数两份“沉甸甸”的动作:绵阳机场与九寨沟管理局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,以及“绵阳机场・九寨城市候机楼”启动仪式的推杆。
“以后在九寨沟沟口游客就能办理绵阳机场的值机手续,班车直达绵阳机场候机楼,不用再提着箱子转车。”绵阳机场工作人员拿着手机自信满满的向围上来的嘉宾讲解流程——这个延伸到九寨沟核心区的“迷你机场服务站”,正是会议手册里“服务前置”理念的落地。


同程旅行贾钰禹的发言稿里,藏着更具体的“客源破局”方案。“我们会基于大数据,把想去九寨沟的华东、华南游客,精准匹配到绵阳机场的航线——比如上海飞绵阳的航班,以前客座率65%,未来结合‘绵阳+九寨’的打包产品,有望提到80%以上。”同程发言人的话,得到了春秋航空代表的呼应:“我们计划加密上海、广州到绵阳的航线,再开通绵阳到九寨周边城市的中转联程,让‘落地绵阳、畅游九寨’不是口号。”

绵阳电视台的镜头,捕捉到了一个温暖的细节——文义勇在签约后握着龚勇的手说:“以前九寨沟的秋景,要等游客‘翻山越岭’来见;现在有了这空中走廊,游客下了飞机就能‘撞进’彩林里。”
一幅蓝图里的“区域新生”不止“绵九”,更是川西北的“动能链”
“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合作,是给川西北航旅融合‘搭骨架’。”绵阳市文旅局总规划师邓世红在推介绵阳精品线路时,指着地图上的“白马王朗-千佛山-两弹城-七曲山”说:“以前这些景点是‘散珠’,现在有了绵阳机场和九绵高速这个‘线’串起九寨沟,就能变成‘珠链’。”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的报道里,也特别提到这个“串珠成链”的意义——绵阳作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关键节点,这次合作不仅能辐射川西北陕甘南,还能打通“经绵进藏进疆”的新通道。

会议里,还有一段关于“长期价值”的讨论耐人寻味。飞友科技提出:“未来有想法搭建‘绵九航旅数据平台’,把绵阳机场的客流量、九寨沟的游客量、OTA的预订数据打通,比如游客在同程订了九寨门票,系统自动推荐绵阳的航班和本地酒店,形成‘数据闭环’。”这个建议,让原本专注“眼前服务”的讨论,延伸到了“长效协同”的深度。
当天会议结束时已是将近晚上八点,经过一天的劳顿宾客却看不出一点疲惫。一位来自烟台机场的嘉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开心的说:“以前总说带家人去九寨,怕中转麻烦一直都没有兑现过承诺;现在有了绵阳机场九寨沟城市候机楼和直达班车,终于可以跟家人兑现承诺了。”
“落地绵阳,九寨旅游从此大不同”——这句话,不再是印在会议手册上的标语。当绵阳的航空枢纽优势,遇上九绵高速联通九寨沟的世界级文旅资源,这场座谈会埋下的“协同种子”,终将长成川西北航旅融合的“参天大树”。而那条正在成型的“空中走廊”,不仅载着游客的期待,更载着区域发展的新动能,飞向更远的未来。
文字丨图片:张靖榆 文案校改:综合管理部 页面编辑:章露丹 责任编辑:朱 铮